当年9月30日,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举行,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招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。
△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市枫桥镇。2023,是开局之年、关键之年。
△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。(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)第三点,是要在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。(总台央视记者魏帮军拍摄)04到枣庄看石榴产业,有何深意?今年9月23日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。△习近平在浙江考察 返京途中在山东枣庄考察01浙江4个考察点,每一个都承载深意9月2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中部两市接连考察4个地点:上午到金华看一村、一城,下午到绍兴看一馆、一园。一村,是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。
现保存石榴种质432份,数量居全国第一、世界前列,是国内唯一的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。他说,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,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、生活越来越美好。随着志愿服务精神得到推广普及,周口涌现出82个省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和525个市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,有力支持了三夏生产、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。
伏羲建都、太康失国、老子诞生、陈胜吴广起义……古老的历史,通过遗址、民俗、讲座、论坛等形式,跨越时空长河,在周口人的生活中依旧鲜活。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相比传统阅读空间,道德书屋距离社区近、服务时间长、书籍内容新。周口历史文化核心展示区加快建设。
文化实际上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底蕴。一泓碧水穿城过,两岸锦绣文脉传。
老子说: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势成之。千千万万的周口儿女用自己的行为,让道德的力量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,传递着城市的温暖和力量。活动甄选平粮台古城、时庄遗址、长子口墓等15个周口重大考古发现,以3D、VR等技术还原历史场景,复原文物原貌。书架选书、桌前坐定……书屋内的翻书声,让沉浸阅读的市民感到宁静与满足。
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品味历史文化,对照图片鉴赏古人智慧,还可以同步观看视频听取专家解说,了解周口几千年的文化史,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。吉鸿昌、张伯驹等周口儿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,彭雪枫、刘邓大军在这里留下红色足迹。崇德向善行若春风道德一词,最早可追溯至老子所著的《道德经》。文旅文创加快融合。
这样通俗易懂的方式,拉近了文物考古与群众的距离。2021年,考古周口系列文化活动在全网推出,广受好评,历时一年,各平台点击量达3.5亿人次。
千百年里,道德已融入周口人的血脉,成为周口人的行为自觉。李灵、李高峰、陈国厂、张鹏程等100多位道德明星的事迹感人肺腑、影响广泛,在国内形成了周口英模群体现象,获评人数位列全省第一方阵,好人之城道德名城已成为周口的崭新名片。
周口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唐涛说。组建课题组,编印《道德名城、魅力周口》系列读本2册,刊发《建设道德名城、魅力周口的理念、路径与实践》《道德文明在周口的形成与传承》等一批理论研究成果,有效凝聚起全市上下奋力建设道德名城的思想共识。近年来,周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,一批批优秀党员干部、优秀基层党组织率先垂范、倾力引导带动,把道德文明及其价值取向变成了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,三川大地处处彰显着道德文明传承发展的勃勃生机。近年来,周口市委、市政府审时度势,提出坚持临港新城、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,打造道德名城、魅力周口这一城市品牌。首届周口荷花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。制定全市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,以周口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、哲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等形成导向,深化道德文化研究。
周口以打造道德名城软实力为临港新城建设提供硬支撑。先后召开全市社科界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打造‘道德名城、魅力周口座谈会、周口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,全市社科专家、学者集聚一堂,共商周口开放发展大计,为打造道德名城、魅力周口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。
上网搜索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词条,总能看到周口人的身影。4000多年前,周口是夏早期先民们的一个聚居点。
王天定 摄□本报记者 方化祎 李昊 本报通讯员 刘彦章如果要用最简单的文字,展现一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,文化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章。中华太昊伏羲始祖圣地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。
全市526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挂牌运行,建成各类倡树文明风尚的主题广场、公园(游园)、街道189个,道德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547个,成立志愿服务队伍3745支,吸纳各类志愿者84.9万名,推动道德实践蔚然成风。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老子阐明道德关系,构建了影响深远的道德文化体系,重道崇德的理念自此流传开来,伴随文明一同成长。这是对周口道德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指导着道德实践,强化着道德认同,激励全市上下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周口、高水平实现现代化周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2000年方才撤地设市的周口貌似年轻,但溯其根源,这里是仰韶文化、大汶口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交会之地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2000多年前,这里诞生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思想家老子,拉开了中国轴心时代的帷幕。
周口的文化底蕴究竟有多深厚?这里有不可移动文物3880多处,淮阳太昊陵庙、鹿邑太清宫遗址、周口关帝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,时庄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,越调、太昊伏羲祭典、老子祭典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,省级非遗项目52个。以上种种,向外界传播了周口文化,塑造了周口形象,为赋能现代化周口建设提供了稳固支撑。
秉持着绵延不绝的精神血脉,今天,周口用历史文化为城市铸魂,人才不断汇聚,发展成色更足,释放出无穷的生机活力,成为厚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的一张亮丽名片。每天早上8点,位于中心城区七一路和文明路交叉口的道德书屋准时开门。
历史文脉传承至今纵观人类文明史,能称之为名城的城市,不仅要人口密集、经济繁荣,还要历史悠久、文化昌盛。近年来,周口市精心打造考古周口典籍周口书画周口等文化活动品牌,举办周末公益剧场、道德名城、魅力周口优秀摄影作品大赛等各类文化活动5万余场,文化惠民超700万人次。凝聚共识共同奋斗围绕周口市委、市政府提出的发展新定位,全市各相关部门统一思想、统一行动,认为建设道德名城、魅力周口,准确表达了周口地域文化特质和精神标识,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文化诉求,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。中心城区建成统一标识、分类管理的道德书屋29个,预计明年6月底前将建成投用道德书屋500所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引领社会新风尚。
2023年中国杂技大联欢成功举办,海内外媒体传播覆盖83个国家和地区,全网话题量突破31亿。2022年召开的周口市委五届二次全会上,周口提出坚持临港新城、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,把打造道德名城、魅力周口摆在重要位置,以打造道德名城软实力为临港新城建设提供硬支撑
成本高吗?面对记者的询问,陈力峰介绍,我们充分发挥林扒镇丹江水资源优势,利用淡水养殖和水稻种植的共生原理进行生态养殖,不仅收获了高品质有机稻米和绿色有机水产品,还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。为提高水稻种植科技含量和稻米品质,当地使出各种招数:加大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力度,在全县推广种植最适合当地的品种。
娄自轩有更长远的打算,来年,他准备以合作社+农户经营模式,扩大水稻种植规模,在全村推广稻鱼共生模式,形成水上稻花香、水下鱼儿欢的立体生态经济,打造黄河岸边的鱼米之乡。眼下稻谷长势很好,试养的稻花鱼也活蹦乱跳,再有一个多月,稻谷收了,鱼也能卖了。
留言0